为何夜晚容易做出冲动决定
在生活中,你或许有过这样的经历:白天时对某件商品或某个决定还能理性思考、犹豫不决,可一到晚上,就突然冲动地买下了商品,或是做出了一个平时可能不会做的决定。为什么夜晚会让人更容易做出冲动决定呢?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心理学原因。
生理节律与大脑活跃度变化
我们的身体有着自然的生理节律,也就是生物钟。到了夜晚,身体各项机能其实是趋向休息状态的。然而,大脑中的某些区域却出现了有趣的变化。研究表明,与情绪和奖赏相关的脑区,如杏仁核和伏隔核,在夜晚的活跃度会相对白天有所提升。杏仁核主要负责处理情绪,尤其是恐惧和愤怒等强烈情绪,而伏隔核则与奖赏机制紧密相连,当我们预期能获得某种奖励时,伏隔核就会被激活。夜晚它们活跃度的增加,意味着我们对情绪的感受更加敏锐,同时对奖赏的渴望也更为强烈。比如,晚上刷手机时看到一款心仪已久但价格不菲的商品,此时由于大脑中这些区域的活跃,我们对拥有该商品所带来的愉悦感(奖赏)的期待被放大,从而更容易冲动下单购买。
自我控制资源的消耗
经过一整天的工作、学习和各种社交活动,我们在白天不断地运用自我控制能力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而自我控制就像肌肉一样,过度使用后会疲劳。到了夜晚,我们的自我控制资源在白天的消耗下所剩无几。例如,白天在工作中面对同事的不合理要求,我们努力克制自己的不满情绪,保持礼貌回应;在学习时,努力抵制各种娱乐诱惑专注于功课。当夜幕降临,这种自我控制的力量变得薄弱,原本能被白天理智压制的冲动想法,此时就更容易突破防线,导致我们做出冲动决定。像夜晚可能会忍不住暴饮暴食,就是因为自我控制资源不足,难以抵抗美食的诱惑
环境因素影响
夜晚的环境氛围与白天大不相同。夜晚相对安静,光线较暗,这种环境会给人一种放松和隐秘的感觉。在这种放松状态下,我们的警惕性降低,潜意识里会觉得可以摆脱白天的种种束缚。同时,夜晚的社交媒体、电商平台等也会营造出各种刺激消费或引发冲动行为的氛围。例如,电商平台的夜间促销活动,页面上闪烁的优惠提示、限时抢购的倒计时等,这些视觉刺激在夜晚更容易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被带动情绪,从而做出冲动购买的决定。
了解夜晚容易做出冲动决定的这些原因,有助于我们在夜晚更加警惕自己的行为。当夜晚来临,面对可能引发冲动的情境时,不妨多给自己一些思考的时间,或者尝试转移注意力,避免因冲动而做出让自己后悔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