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红凭啥能在经济低谷 “C 位出道”?
在经济的大舞台上,各种奇妙的现象层出不穷,“口红效应” 便是其中极具趣味与深意的一幕。想象一下,当经济陷入低迷,大家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很多行业都遭受重创,可偏偏口红的销量却逆势上扬,这是怎么回事呢?
“口红效应” 这个词最早要追溯到 20 世纪 30 年代的美国,那时候正处于经济大萧条时期,到处都是失业的人群,人们的钱包瘪瘪的,对未来充满了焦虑。然而,就在这样一片愁云惨雾中,商家们惊讶地发现,口红的销量竟然直线上升。雅诗兰黛集团前任董事长莱昂纳德・劳德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现象,正式提出了 “口红效应”,后来还被克莱恩消费者产品调查结果证实。从那以后,每当经济不景气时,人们总会格外关注口红以及类似产品的市场表现 。
那为什么在经济低迷时,口红会突然变得这么受欢迎呢?这里面既有经济因素,也有心理因素。从经济层面来看,经济不好的时候,人们的收入减少,买房、买车、出国旅游这些大额消费想都别想了,大家手头紧巴巴的。但神奇的是,人们的消费欲望可不会因为经济不好就消失不见。这时候,口红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它价格相对较低,几十块到几百块不等,比起那些动辄成千上万的奢侈品,简直太亲民了。虽说大家没钱买贵的东西了,但买支口红的钱还是拿得出来的,这就使得口红成为了人们在经济拮据时满足消费欲望的绝佳选择 。
从心理角度来讲,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哪怕生活再艰难,大家也还是希望能让自己看起来美美的,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当人们被经济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时,一支口红带来的改变可不容小觑。轻轻一抹,鲜艳的色彩瞬间点亮整个面容,让人感觉自己又充满了活力,心情也跟着好起来。这种心理上的慰藉在艰难时刻显得尤为珍贵,它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光,给人们带来一丝温暖和希望 。
口红效应可不仅仅体现在口红的销量上,在很多类似的行业都能看到它的影子。就拿电影行业来说,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成了很多人的选择。一张电影票几十块钱,能让人在一两个小时里暂时忘却现实生活中的烦恼,沉浸在精彩的剧情中。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好莱坞就迎来了第一次腾飞期,1935 年,美国每周的电影观众人次超过 8000 万,场面火爆的歌舞片更是大受欢迎。还有 2008 年金融危机时,动漫游戏产业也逆势增长,迪斯尼乐园接待游客数量增加,迪斯尼公司业绩同比增长 6.6% 。
再看看咱们身边,在一些经济不太景气的时间段,美甲店、小饰品店的生意往往还不错。大家可能舍不得买昂贵的珠宝首饰,但花个几十块做个漂亮的美甲,或者买个精致的小发夹,就能让自己开心好久。这些价格不高,却能给人带来愉悦感的商品,都有点 “口红效应” 的味道 。
对于企业来说,了解 “口红效应” 能发现不少商机。在经济低迷时期,企业可以针对消费者的这种心理,推出一些价格适中、能给人带来心理慰藉的产品。比如一些快消品牌会推出限量版的小包装产品,价格不贵,又能满足消费者追求独特的心理。还有一些餐厅,在经济不好的时候推出性价比高的单人套餐,吸引了不少独自就餐的顾客 。
“口红效应” 就像是经济寒冬里的一抹亮色,它让我们看到,即使在艰难的经济环境下,人们依然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而这种追求也能催生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下次当你看到经济不景气,身边却有一些低价商品卖得火热时,说不定就是 “口红效应” 在悄悄发挥作用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