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知识,让科普触手可及!
主页 科普资讯 健康与医学 医疗常识 别因“慢”而轻视!慢性病防治小知识学起来!

别因“慢”而轻视!慢性病防治小知识学起来!

大众科普网
2024-11-26 10:17:13 1946

慢性病是指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简称,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组起病时间长、一旦发病即病情迁延不愈的非传染性疾病的概括性总称,若治疗不及时,不仅会对患者生命造成严重影响,同时还会对患者家庭经济造成一定负担,是影响我国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疾病。慢性病起病时间长、迁延不愈、发病率也较高,慢性病的种类多种多样,比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癌症等,对患者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对于慢性疾病,医生需要通过各项检查,确定为某种慢性疾病后,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来进行相关药物治疗,使患者病情稳定下来。患者需要积极对症长期用药,服药的同时,还需听从医生嘱咐,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饮食均衡,避免情绪波动,同时可适当锻炼,对患者病情具有良好促进作用。因此,日常中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1、慢性病的防治小知识

1.1均衡饮食:要想预防慢性疾病,就要注意合理的饮食,避免吃高脂肪、刺激性、含盐含糖量多的食物,可多吃全谷物、蔬菜和水果。日常中可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比如小米粥、南瓜粥等,也可以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比如苹果、火龙果等。均衡饮食还能有利于控制体重,维持健康体重,有助于降低患慢性病的风险。

1.2戒烟限酒:吸烟是多种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会大大提高癌症、肺气肿、中风和其他一些疾病的发病率。长期饮酒过量会增加高血压等多种慢性病的发病风险。

1.3生活规律:生活中需要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长期熬夜,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每日7-9小时的优质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和维持健康。长期熬夜、太过劳累或工作压力太大均会造成身体负担,进而导致患病的几率大大增加。因此,需要及时调整生活习惯,日常中可通过郊外游玩、适当运动等方式放松自己,避免因压力过大而导致失眠等问题而增加慢性病的风险。

1.4适当锻炼:为提高身体素质,预防疾病的发生,可通过适当的锻炼,提高自身抵抗力。太过肥胖也会增加慢性病患病几率,可通过运动维持正常体重。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慢跑、快步、游泳、登山或骑自行车等运动方式进行锻炼,肌肉力量训练可选择哑铃或健身器材进行。有氧运动可以改善心肺功能,降低血压、血脂、血糖,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脂代谢,调整内分泌,改善骨骼密度,降低人体脂肪堆积,长期坚持可降低慢性疾病发生率。

1.5心理疏导:若出现了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可能会导致情绪变化,甚至导致注意力不集中,长期以往,可使慢性病的发病几率提高。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多与家人朋友沟通交流,通过家人的支持与鼓励,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也可以通过看书、听音乐等方式调节自身情绪状态。也可以学一些放松和管理压力的技术和方法,例如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在自身无法调节,陷入困境的时候,要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1.6定期检查:当前我国慢性病发病率较高的主要原因包括,长期吸烟、过量饮酒、脂肪摄入过高、盐量摄入过多、缺乏运动锻炼等。慢性病在起初临床症状较为轻微,且病程较长,因此,多数患者往往不够重视,导致发现时病情已发展到严重状态,对患者已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通过自我监测,并定期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可起到预防或者及时发现的目的。

2、总结

慢性疾病一般是指长期积累形成的疾病,一般不具有传染性,但目前治疗慢性疾病主要以药物进行控制。慢性病起病隐匿、病程长且较难治愈,需要长期治疗,因此对家庭经济造成一定负担。为降低慢性病的发生率,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期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调整饮食结构,保持营养均衡,少吃高糖、高盐、高脂肪的食物,适当运动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在日常中可通过旅游、听音乐等方式放松心情,缓解因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压力。若感到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