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别老喝热水,看看医生是怎么说的
一、什么是痛经
痛经,指的是女性在经期和(或)经期前后出现的小腹、腰部痉挛疼痛和胀痛情况,主要呈现周期性,部分女性疼痛情况会散射至腰骶部、大腿内侧甚至是肛周。大部分患者在发生痛经的情况下,发生月经的前几日与月经结束的时期疼痛感有所加重,发生月经后疼痛情况逐渐减轻并恢复正常。腹痛发生的特点与月经情况息息相关,且痛经的病因较多,发作情况下为患者带来的痛苦较为严重,导致治疗难度较高。
二、痛经的具体表现
痛经情况通常发作于来潮前数小时,疼痛感会于经期逐步加剧或是迅速加剧,持续时间依据患者实际情况的差异而有所不同。通常而言腹痛情况会在经血流畅之后逐渐缓解,依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可以将痛经分为3个层次:轻度痛经、中度痛经与重度痛经。轻度痛经通常于经期或者经期前后小腹有明显的疼痛感,伴有腰部酸痛,无全身性症状,患者通常能够忍受并坚持工作生活,少部分情况下需要服用止痛药。中度痛经的疼痛感加重,且可能存在腰部酸痛感,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反应、头痛等,使得全身酸痛无力,需服用止痛药进行缓解。重度疼痛会使得患者疼痛难忍、坐立不安,对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产生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患者消化道反应加重,可能存在腹泻与肛门坠胀感等,服止痛药后缓解也并不十分明显,部分患者可能由于疼痛而发生昏厥。
三、痛经类型
痛经类型主要包括原发性痛经与继发性痛经两种,其中原发性痛经较为常见,约占所有痛经的九成以上。原发性痛经主要受到子宫内膜前列腺激素含量增高影响,临床之中通常需要给予患者全面的心理疏导,并进行对症治疗,如保障患者日常锻炼、休息,避免熬夜、喝酒等不良习惯,如若患者疼痛程度加剧,则可以遵医嘱给予患者止痛药物或是避孕药物等。继发性痛经则主要受到患者自身盆腔病变所导致,如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于原发性痛经相比较,继发性痛经的病因更为复杂,不能够通过常规止痛进行治疗,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诊断并接受治疗。部分患者对于痛经的认知有一定误区,认为是自身体质不好,或是觉得忍一忍就好,不去医院进行检查,也拒绝做任何处理,该情况会导致痛经治疗情况耽误,对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四、痛经治疗
1.常规治疗方式
痛经最常规的治疗方式,主要针对其疼痛情况给予疼痛缓解治疗,给予患者镇痛、镇静以及解痉的药物进行治疗。并为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告知患者痛经相关知识,重视患者的心理、精神状态。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的选择较多,包括常规镇痛药物、抑制排卵药物、钙拮抗剂或是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等,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患者药物治疗。抑制排卵药物主要通过对丘脑-垂体-卵巢轴进行抑制,从而减轻痛经情况,口服药物的药效能够达到九成以上,主要适用于有避孕要求的患者。钙拮抗剂主要通过干扰钙离子通过细胞膜并对钙离子由细胞释放的情况进行组织,从而达到抑制子宫收缩的作用,通常采用硝苯地平,于患者痛经时进行舌下含服,但部分患者可能存在血压下降、血管扩张性头痛等不良反应。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主要是通过对前列腺合成酶的活性进行抑制,充分减少前列腺素的产生。在此情况下,子宫的收缩和痉挛情况也能够得到很好的抑制,子宫压力有所降低,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该药物较为适用于无避孕要求或是口服抑制排卵药物效果不佳的患者,但该类药物也存在一定胃肠道症状或是过敏等不良反应。
3.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宫颈管扩张术以及神经切除术等,前者较为适用于婚后宫颈狭窄的患者,通过扩张宫颈管保障经血流畅。神经切除术则主要用于顽固性痛经患者,主要通过将子宫神经切除,减缓患者的痛经情况。
五、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手段
对于部分疼痛程度较轻的患者,通常可以采用分散注意力的方式对疼痛进行缓解,疼痛程度稍甚者则可以服用止痛药物进行治疗,如布洛芬、阿托品等。常规患者可以通过口服避孕药物进行治疗,效果较好,但避孕药物会使得患者体内激素水平发生较高的变化,排卵情况收到抑制,子宫粘液性状以及子宫内膜周期可能发生改变,因而不适合长期服用。如若痛经患者的前列素水平较高,则可以使用抗前列腺药物进行治疗。如消炎痛、邻氨苯甲酸类药物等。除此之外,如若患者子宫发育并不十分良好所导致痛经,则可以采用雌激素治疗,孕激素较为适用于膜样痛经患者。通过补充孕激素,能够使得雌激素与孕激素更好地保持平衡,使得子宫内膜更好地脱落。
对于宫颈狭窄的患者,则需要考虑接受手术,当前较为常见的为宫颈扩张术或是刮宫术,将宫颈扩大后能够更有利于经血排除,充分缓解或是消除疼痛情况。该手术较为适用于不孕的痛经患者,在能够通过所取出的子宫内膜进行病理检查,充分筛查患者卵巢功能情况以及子宫内膜器质性病变情况。如若患者存在子宫后倾后屈情况,且采取常规治疗措施治疗后效果并不显著的患者,则可以接受子宫悬吊术,充分将子宫位置进行纠正,更好地保障经血流通情况。婚后不孕的子宫后倾后屈患者通过该术式能够改善不孕情况,更有利于患者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