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患者的营养管理
一、放疗患者为什么要重视营养管理?
肿瘤患者当中大约有40%—80%存在营养风险,营养不良会导致放疗疗效下降、不良反应增加、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等等。体重丢失>20%的患者中有53%的患者放疗中断,因此营养管理尤为重要。
二、营养不良的三大诱因:
1、肿瘤本身:肿瘤增加能量消耗,肿瘤占位影响进食;
2、治疗副作用:放疗的电离辐射造成黏膜炎,如放射性口腔炎、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肠炎等,引起进食疼痛、吞咽困难、腹泻;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导致营养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
3、心理压力:患病带来的抑郁、焦虑、乏力、厌食。
三、出现哪些情况,放疗患者应引起警惕、关注营养问题?
1、体重下降
2、食欲下降
3、吞咽疼痛
4、体重指数BMI<18.5(BMI=体重(kg)/身高(m2))
5、口干
6、恶心呕吐
7、吞咽困难
8、验血指标,白蛋白<30g/L
四、放疗患者应该怎样吃才有营养?
1、放疗前:推荐患者在放疗前或者放疗开始2周内进行强化饮食;另外,与传统饮食相比,个体化营养可改善患者营养摄入、维持体重及生活质量,从而避免放疗中断。
放疗前,如何通过强化饮食来增加能力储备?
高热量(肥胖患者不增加)、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
多进食瘦肉、鸡、鸭、鱼、蛋、奶、大豆制品、米、面、杂粮、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治疗前1小时应多吃一些食物以保证不要空腹接受治疗;
少食多餐,可常备一些加餐的小食品。
2、治疗中:放疗期间,尤其是头颈部、胸部及消化道肿瘤患者,推荐通过饮食指导和/或口服营养补充来达到足够的营养摄入量。
放疗中,如何通过强化营养来提高疗效?
以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及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以蒸、煮、炖、拌等烹调方法做出来的清淡可口的食物为主;
少食多餐,忌油腻及辛辣刺激、腌制品等食物,减少食物调料的用量;
多饮水,每日饮水量>3000ml;
口服或静脉滴注医学营养品可提高患者的营养摄入;
对有味觉改变的患者,则需注意食物的冷热、咸甜;
按患者的需求及病情需要,经常变换食物花样,从而促进食欲。
3、放疗后:建议患者癌放疗后至少接受3个月的营养评估或干预(营养指导和/或口服营养补充)
放疗后,如何减轻放疗反应,提高免疫力?
放疗后患者免疫力普遍下降,因此在饮食上仍要注意加强营养、多饮水;
注意保持口腔卫生;
放疗会引起各种不良反应,针对性地进行饮食调整。
放疗患者应该养成那些良好的饮食习惯?
饮食要定时、定量、少食、多餐。要有计划地摄入足够的热量和营养;
多吃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的食物,多吃绿色蔬菜和新鲜水果;
少吃“垃圾食品”,不吃腌制、烟熏、辛辣、油腻、炭烤等食物,特别烤糊焦化了的食物;
坚持低脂饮食,经常吃瘦肉、鸡蛋及酸奶等;
食物应尽量保持新鲜,不吃发霉、变质的食物;
不暴饮暴食,不过多摄入冷饮、冷食;
保持大便通畅,便秘患者应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每天多饮水;
少吃精米、精面,多吃全面片、五谷杂粮、玉米面、黄豆饭及豆类等;
常吃富有营养的干果种子类食物。
五、常见营养误区有哪些?
误区1:营养治疗是否会让肿瘤长得更快?
有人认为,营养治疗在为机体提供营养支持地同时,也会促进肿瘤的生长。其实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从人群研究的结果来看,没有任何证据能表明肿瘤细胞的再生比其他人体细胞更旺盛。因此,出于对静脉营养会支持肿瘤生长的担心而放弃治疗是没有必要的。
误区2:肿瘤患者需要忌口,不能吃“发物”?
总所周知,民间有所谓“发物”的说法,认为进食了某些食物会促进肿瘤生长,这其实并无确切的科学依据。
当然,因为动物性食物是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应当注意适量食用。至于有人说馒头、面包是经过发酵的,也属于发物,就纯属无稽之谈了。除吃中药时应该遵医嘱忌口外,一般中医的忌口是基于中药的“十八反”和“十九畏”或“寒热温凉”而言,并无绝对,一般不宜过度忌口,以免影响营养的摄入。
患者应因病施膳:例如放疗患者应尽量少吃狗肉、羊肉等燥热食物,应多补充水分;手术后患者应摄入足够的营养促进伤口愈合;消化道肿瘤患者应该进食易消化、少刺激的事物等。
误区3:只喝汤不吃肉才能补充营养?
有种民间流行的说法“营养都在汤里”,很多人都信以为真,有些患者觉得需要补充营养就应该喝汤。因此医生们经常见到,吃饭时患者喝汤,而家属吃“渣”的奇特现象。其实,以上说法并无科学依据。
据测试,汤中所含营养只占原料的5%-10%,多为维生素、无机盐等成份,而大部分营养(尤其是蛋白质)反而都留在“渣(肉)”里。所以医生建议,要想补充营养,应尽量汤和“渣(肉)”一起吃。
误区4:冬虫夏草和灵芝孢子粉能替代营养治疗?
总所周知,中医药具有驱邪扶正固本的作用,与放化疗相配合可以增加疗效,减轻毒副反应,帮助患者提高免疫力,改善生存质量。
但冬虫夏草、灵芝孢子粉等保健品缺乏大量的糖类、蛋白质、脂类等主要营养元素,无法提供充足的能量供给人体代谢,更无法代替营养治疗。